大哥是大伯的儿子,今年53岁,在我们这一辈里排行老大。他是一位孝老爱亲、助人为乐,又把工作抓得扎实、日子过得积极乐观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。
大哥的人生经历丰富且有意义。他当兵、修建水库、下乡劳动,从小到大吃的苦、受的累比我们这一辈人都多。他因家里条件不好,早早便去参了军。在部队的五年里,他先后做过炊事员、通讯员、打字员,他肯吃苦、爱琢磨,对自己要求严格,做事又踏实,因表现突出,多次被评为优秀标兵。他常常对我们说: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,有国才有家。”他将一名军人的信念与坚强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我们都很崇拜他,甚至争着要当兵,报效祖国。
退伍回乡后,他被安排到韩城市薛峰水库大坝工作,记得十岁那年,我跟着大嫂去看望他,那里的山路真不好走,我们先坐公交车,再搭乘三轮车,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,不知绕了多少弯道才到达他工作的地方。远远地看见曾经那个高大魁梧的军哥哥,如今皮肤黝黑,身体消瘦,住着简陋的土房子,地板潮湿,冷得直打哆嗦的我眼泪就忍不住要掉下来,大哥见了我们,头一句就说:“都走累了吧?路上辛苦了,快坐,我钓了几条鱼,给你们炖鱼汤。”大哥向来是这样,不管环境多苦、条件多差,总能笑着积极面对,也正因心里始终揣着“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”的坚定信念,他才一步步走到今天,成了我们家族的荣耀,更是我们这辈人学习的榜样。
2020年,大哥任板桥镇钢铁村第一书记。任职这些年,他跟着包联村的村民一起抗洪救灾、一起下乡修路,还带着大家在钢铁村种了不少金丝菊,等菊花成熟了,又忙着晾晒、加工、做成成品进行销售,给村民寻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。他对村民也热情,每次去城里,只要有人顺路,他都捎上;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,他都会尽心帮忙。他经常跟我说:“哥文化程度有限,但初心一直记着,为了咱们家乡能更加富裕,咱们就得一起加油、奋斗!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!”钢铁村成了他的生活重心,那儿不光有他悉心照料的金丝菊产销梦,更有他连着村民冷暖的泥土情怀。
大哥是出了名的孝子,早年大娘身体一直不太好,大哥打小就比同龄人懂事,早早学会了洗衣做饭、照顾家人。他不光对父母孝顺,对祖母也格外上心。祖父走得早,祖母一个人拉扯大五个儿子,常年一个人住在老院子里。大哥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周末休假,回村头一件事就是去看祖母,给她带些糕点、水果之类的,只要是祖母爱吃的,他都记着。还会跟祖母讲工作上的事。祖母是那个年代知书达礼的人,总勉励他:“在单位上班,一定要听党话,做什么事都是为人民服务,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大哥也一直记着这份叮嘱,工作上一步一个脚印,时刻不忘初心、牢记党的使命。
我的大哥,对长辈尽心,能亲自给大伯大娘、奶奶做饭、洗衣、洗澡、搓背;对老婆疼惜,这些年几乎不让大嫂下厨,还总支持、理解大嫂的事业;对弟妹们慷慨,以前我们考出好成绩,他总给奖励。如今我们都成家了,他还时不时召集大家吃顿便饭,问问近况,念叨着“家风不能忘,亲情不能淡”。
如今大哥已经是爷爷了,依旧活得积极向上。每天下班忙完手头的事,便抱着孙子,听着“学习强国”APP里的音乐,哼着小曲,在华灯初上的城市里散步、说笑,日子过得踏实又热闹。
()
|

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